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安赛龙的发球到底犯规了吗

类别:球速体育   发布时间:2025-10-31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场上锱铢必较,场下惺惺相惜职业球员如何相处,这是个好例子

安赛龙的发球到底犯规了吗

本报记者 高华生

安赛龙(右)、石宇奇和裁判在沟通中 视觉中国供图

  2025年丹麦羽毛球公开赛半决赛上周末的男单焦点战,两届奥运冠军丹麦选手安赛龙对阵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新科世锦赛冠军石宇奇,最终石宇奇苦战三局,以21-19、17-21、21-17淘汰安赛龙晋级决赛。不过,原本大家期待的一场世界顶级男单巅峰对决,最后球迷的关注点却不是场上精彩对抗,而是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争议,这个争议甚至引发了当事人安赛龙、石宇奇和网友赛后热烈争论。

  当天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安赛龙比赛中的发球方式。

  这场比赛第二局局末,正当安赛龙准备发球时,石宇奇举手向主裁判示意——安赛龙发球前的左右晃动,幅度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当值裁判对石宇奇的投诉处理是——仅提醒安赛龙,但未判罚违例。不知道为什么,被投诉的安赛龙情绪突然爆发,他直接走到网前用流利的中文和石宇奇争执起来。

  最终的结果是石宇奇大比分2比1赢得了比赛,但是赛后球迷对安赛龙的这种发球方式却非常不理解——“晃了一整场了,有点过分了吧”“搁谁也受不了这种瞎晃式发球”“不知道被多少人投诉过了”。

  赛后安赛龙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说:“我想简单谈一下大家一直在评论的那个‘发球争议’问题。首先,我这样的发球方式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远在我再次赢得奥运会之前……如果我的发球真的被判定为违规,我会改;我之所以这样发球,是因为我觉得这样最舒服,而且裁判也没判我违例。”

  这个回应引发了更多的讨论。不少球迷说,不明白为什么当值裁判对安赛龙的这种发球一点表示都没有。细心的球迷找到2024年在常州举行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安赛龙发球被判违例的先例——对阵中国选手雷兰曦的比赛,首局他2-0领先的时候,因为发球被裁判判罚违例罚了1分。

  那么像安赛龙这种发球之前左右摆动的动作到底算不算违例呢?为什么裁判有不同的判罚。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报记者联系到了浙江羽协裁判委员会资深裁判梁琦,她告诉记者:“(像安赛龙这种)雷达一样转动是允许的。发球的开始,是以球拍后拉停止后第一次向前挥拍开始的,所以(左右)摆动不认为是发球的开始,只是这些动作在时间上会有控制,如果摆动时间过长,可以以延误发球来判罚,但是不属于发球违例。”

  梁琦解读说,2024年在常州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安赛龙被罚分,当时自己也在比赛现场。当值裁判是以“延误发球”的理由判罚安赛龙违例。根据世界羽联比赛规则9.1.2 ——发球员拍头向后摆动一旦停止,任何对发球开始的迟延都是延误。

  不过,目前这些规则里并没有具体说明延误的秒数规定,全看裁判员的判断,因此比赛中裁判员的判罚不同,在球迷眼中观感也会不同。

  石宇奇赛后回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梁琦的解读——“我觉得他的发球时间有点太长了,就跟主裁示意了一下,可能他觉得我没有理由去说,所以造成了一些小误会。但其实场上的争议是很正常的,这是场上的一种竞争,但我们在场下是非常好的关系。”说明石宇奇投诉的主要着眼点,是在延误比赛上。

  事实上,两人的“亦敌亦友”早有端倪。安赛龙赛前就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要“全力以赴与石宇奇奉献精彩比赛”,言语间满是尊重。而石宇奇更是多次公开表示向安赛龙学习:“他非常厉害,我从他的职业生涯中学到很多。”

用了很多年

  一个有意思的花絮是,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组透露,针对安赛龙的发球特点,石宇奇赛前进行了专项训练:通过VR模拟不同晃动频率的发球轨迹,建立条件反射式的接发模式。事实证明石宇奇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是作为职业球员,场上还是要锱铢必较。